〖幼儿园折叠长方体·折叠成长方体的图形〗

wzgly 故障分享 1

幼儿园生活数学立体关系怎么上

〖壹〗、通过玩玩、做做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目测力、判断力。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从家中带来纸盒。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废旧纸盒、挂历纸、水彩笔、剪刀、夹子、双面胶等。

〖贰〗、数量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等(如“比一比谁的积木多”)。简单加减:通过实物操作理解“增加”和“减少”(如“分糖果”)。 形状与空间 平面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的辨认与分类。立体图形:积木、球体、盒子等实物的感知。

〖叁〗、引导幼儿学会辨别物体的空间位置,并能正确数出7以内的数量。 培养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2)、范画(2)、7以内数量的图片,录音机、录音带《火车开来了》、课前教会幼儿唱《小猫歌》和会玩躲小猫的游戏。

〖肆〗、例如,可以利用活动区的人数、游戏材料的数量等,让幼儿学习有关“数”的概念;通过“我是第几组的小朋友”“我排第几个”等问题,让幼儿积累与“序”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游戏时的“小脚印”标记、玩具柜的标记以及发放碗筷等,让幼儿学习“对应比较”。

幼儿园分解与组成的口诀

〖壹〗、分解组合口诀如下:山尖朝上是分解,山尖朝下是组合。山上住着是妈妈,山下住着是宝宝。妈妈不在用加法,宝宝不在用减法。分解与组成的存在主要是让幼儿区分总数与部分分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区分哦。数学儿歌: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长方体)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贰〗、数字分解口诀 分解是指将一个数分成两个或几个部分。口诀:“一个数,分成俩,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加在一起还是它!”例子: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1 + 4 = 5,2 + 3 = 5,3 + 2 = 5,4 + 1 = 5。 数字组成口诀 组成是指将两个数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数。

〖叁〗、幼儿园数字分解口诀如下: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一九一九好朋友:表示1和9相加等于10,是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表示2和8相加等于10,像手拉手一样亲密。三七三七真亲密:表示3和7相加等于10,非常亲密。

〖肆〗、幼儿园数字分解口诀如下: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一九一九好朋友:表示1和9相加等于10,是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表示2和8相加等于10,像手拉手一样。三七三七真亲密:表示3和7相加等于10,非常亲密。

幼儿园大班立方体教案

请幼儿用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操作验证正方体6个面的大小,教师对幼儿的验证方法进行观察指导。 小结:正方体不仅有6个面,而且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教师让幼儿从神秘盒子中变出长方体,引导幼儿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不同。请幼儿将正方体和长方体放在一起作比较,说说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幼儿园大班立方体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

大班数学立方体教案(篇1) 活动目标 能在游戏中感知平面图形与立方体的不同。 能探索、发现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 能认真细致的进行制作活动。 学具准备 操作卡P2 正方形毛巾一张、大正方体积木一块。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1 设计意图: 几何体的数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

怎么用纸做立方体

〖壹〗、长方体:(1)准备一张长方形纸,折完是这样的。(2)将长方形纸长边折出8等份,打开,上下边再分别折出8个小正方形折印,打开 (3)右上边对齐第3格边线,折出第4格小正方形的对角线,即第一条斜线,下边折法相同。

〖贰〗、长方体:画出长方体的展开图【展开图:六个面,相对的面部相邻(如,左面和右面中间必须有一个前或后、上、下面)】,按线条剪下,将六个面黏上。正方体:和长方体做法大致一样,画出正方体的展开图如下,按线条剪下,将六个面黏上。

〖叁〗、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张来进行制作,我们来将纸张按照教程中等分,然后进行折叠,蓝色的为山痕,红色的为谷痕。将纸张旋转90度,重复前面折痕制作的方法。再来将纸张旋转45度,来进行折叠。同样的每一个角都要进行这种折叠。继续旋转,然后进行折叠。最后将折痕都制作好。

〖肆〗、怎么用纸做正方体,方法如下:首先找出一张纸,在纸上画出如下图的6个正方形,设定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这个边长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定),外围的阴影部分为黏贴部分。用剪刀将多余的部分剪下,注意不要伤到手,并且不要剪到阴影部位,如下图所示。

〖伍〗、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用卡纸完成:制作正方体:准备一张卡纸,画出6个相等的正方形。你可以使用尺子来确保每个正方形的大小相同。将每个正方形剪下来。沿着每个正方形的边缘折叠一小部分,以便于粘贴或组合。使用胶水或双面胶,将6个正方形粘贴成一个立方体的形状。

〖陆〗、材料:卡纸、彩笔、剪刀、胶水。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准备一张卡纸;在卡纸上面画出六个正方形的面;把这六个正方形涂上颜色,再把卡纸沿正方形边折出折痕;然后沿正方形和粘贴部分轮廓用剪刀剪下来;剪好后用胶水把粘贴部分从一个正方形开始粘贴,把六个正方形都粘贴完,就做好了。

纸盒小火车的制作方法

〖壹〗、【制作步骤】首先,根据你准备的纸巾盒的大小,剪出一块长方形的卡纸,如图折叠后剪掉四个小角。在卡纸的一侧用圆规画圆并剪下来 用黑色的卡纸再做一个烟筒,如图粘好,完成火车头的基本准备 底部与顶部展示 然后,根据纸巾盒的大小,再做一个没有顶部的长方体。

〖贰〗、小火车的车轮是用小竹签和钮扣做成的。要先用小竹签在每个牙膏盒的两边穿过,并转动着钻眼,孔的大小要能使小竹签自由转动,然后你在竹签的两头插上钮扣,并用皮筋将两头紧紧地绕住固定。

〖叁〗、准备材料:带盖子的纸盒若干只,圆形纸盒若干只,剪刀,颜料、胶水、皮带。 剪两个鞋盒盖,形状如右侧,确保两块盖子形状对应。 取一个空鞋盒,将剪好的盖子粘贴在内侧,形成火车的基础结构。 取两个鞋盒盖,去除四周的硬边,然后将其弯曲并固定在鞋盒上,作为火车的座椅靠背。

〖肆〗、用剪刀在轴心位置开小孔,准备串过细铁丝。用剪刀在24个瓶盖圆心位置开小空,准备串细铁丝。废网线拨出的细线铁丝穿过瓶盖和奶盒子,做成5节火车底部。将一节装好车轮的火车底部组合一个立着的奶盒和太子奶瓶成为火车头。

〖伍〗、纸盒火车 按照下面的方法,用纸盒租出火车头,在把一个个小盒子用细绳连在一起,小货车就做好了。同样的材料和制作方法,样式也可以有把纸盒剪裁的方法,还可以把盒子摞起来做出小火车,或小巧,或可爱,可以做出很版本,很多种。简单的把大小不一的纸盒连在一起也是可以的。

〖陆〗、查尔斯小火车制作方法如下:第一步先绘图,类似制作纸盒箱,先把各个面画好,包括两侧车身,车顶和车底。第二步剪裁,根据上面画好的线条,用剪子剪开。

《正方体与长方体》大班教案

〖壹〗、《正方体与长方体》大班教案1 活动目的: 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贰〗、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叁〗、在上两个星期我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上第一次课时,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4人小组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改进,在第二次课上,有了好的成效,让每3个小组动手做一种长方体,这样便于多样化和节省时间。

〖肆〗、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活动准备: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物品若干;幻灯片。

〖伍〗、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2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目的: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标签: 幼儿园折叠长方体